☆、第章
最新网址发邮件: dz@GEXUKU.COM
第章
曾国藩家书()
·卷七· 修
、君子应有发奋自励之志
【原文】
十月二十接九
在
沙所发信,
途中
记六页,外药子
包。二十二接九月初二
家信,欣悉以
。
自九京
,余无
忧虑,诚恐
路
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
书,果
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
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
胜
。在
沙时,曾未
及彭山屺,何也?又为祖
买
袄,极好极好,可以补吾之
矣。
观四信甚详,其发奋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
找馆
外,此何意也?
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
如
外较清净耳。然
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
外
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
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
能发奋自主,则家塾
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
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
真耳!
六自怨数奇,余亦
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
,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
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
与之量,有
圣外王之业,而
忝于
之生,
愧为天地之完
。故其为忧也,以
如舜
如周公为忧也,以德
修学
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
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
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
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
之屈
,
家之饥饱,世俗之荣
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
暇忧及此也。六
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所忧之
也。
盖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
,则必从事于“
学”。“
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
分年事也。若读书
能
贴到
去,谓此三项与
毫
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
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
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
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
之
实茫然
讲,朝廷用此等
作官,与用牧猪
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
,则:“
学”之纲领,皆己
切
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
观之,其致功之
,则仅二者而已:曰格
,曰诚意。
格,致知之事也;诚意,
行之事也。
者何?即所谓本末之
也。
、心、意、知,家、国、天
皆
也,天地万
皆
也,
用常行之事皆
也。格者,即
而穷其理也。如事
定省,
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
也。事兄随行,
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
也。吾心,
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
也。吾
,
也;究其敬
之理,对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
之理,即格
也。每
所看之书,句句皆
也;切己
察,穷究其理即格
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
行之,是
欺也。知
句
行
句,此
行之事也。此二者并
,
学在此,
达亦在此。
吾友吴付如格工夫颇
,
事
,皆术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
有
课册,
之中
念之差、
事之失、
言
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
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
,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
之
药。兹将艮峰先生
课抄三页付归,与诸
看。余自十月初
起亦照艮峰样,每
念
事,皆写之于册,以
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会同
记起,亦有
课册。树堂极为虚心,
如兄,敬
如师,将
必有所成。余向
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
课本子起,可保终
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
持,能
能退也。本
抄余
课册付诸
阅,因今
镜海先生
,
将本子带回去,故
及抄。十
月有
折差,准抄几页付回也。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亻闲,令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
义,
言
事,必
至是。吴子序、邵蕙西之谈经,
思明辨。何子贞之谈字,其
妙
,无
,其谈诗
最符契。子贞
喜吾诗,故吾自十月
已作诗十八首。兹抄二页,付回与诸
阅。冯树堂、陈岱云之立志,汲汲
遑,亦良友也,镜海先生,吾虽未尝执贽请业,而心已师之矣。
吾每作书与诸,
觉其言之
,想诸
或厌烦难看矣。然诸
苟有
信与
,
实乐之,如获至
。
固各有
也。
余自十月初起记
课,念念
改
自新。思从
与小珊有隙,实是
朝之忿,
近
,即
登门谢罪。恰好初九
小珊
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
与岱云
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
隙
释矣。
金竺虔报用知县,现住小珊家,喉
月余,现已全好。李笔峰在汤家如故。易莲舫
门就馆,现亦甚用功,亦学倭艮峰者也。同乡李石梧已升陕西巡
。两
将军皆锁拿解京治罪,拟斩监候。英夷之事,业已和
。去银二千
百万两,又各
让
码头五
。现在英夷已全退矣。两江总督牛鉴,亦锁解刑部治罪。
近事略如此。容再续书。
兄国藩手十月二十六
【译文】
十月二十接到九
在
沙所发的信,里头有九
在途中写的
记六页,另外有药子
包,二十二
接到家里九月初二的
信,欣悉以
。
自从九离开京城
,
无
忧虑,实在是害怕
路
故多端,有许多想
到的困难。看了九
的信,果
所料。
千辛万苦,总算是到家了。幸哉幸哉!姓郑的旅伴靠
住,
早就想到了。郁滋堂如此之好,
实在是
胜
。到了
沙,怎么没听九
提起彭山屺,何故?又为祖
买
袄,极好极好,这可以弥补
的疏忽。
四的
信很详
,四
发奋自励的志向,真是溢于行间,跃然纸
,
定
到外头去边学习边
书,这是何意呢?
是说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功夫,
如到外头环境清净。可是如果是到外头跟从老师学习,那是环境好些,没什么耽搁;如果是像
说的到外头边
边学,那耽搁的时间恐怕比在家还多。再说只
能发奋自立,
说家塾可以读书,就是荒凉
地,喧杂闹市亦
样可以读书,肩
担着柴,眼
放着猪,都可以读书,如果
能发奋自立,
说在家塾读
了书,就是清静的乡间,神仙的居所也都读
了书。何必
地方?何必
时候?只
自问立志是真还是假!
六埋怨自己命
好,
亦
表同
。
仅仅是因为小小的科举考试未中就经常发牢
,
私
也觉得如此显得志向
,心中所忧虑的事
也
。君子立志,有
众谋
幸福,有
圣外王的事业,而
方
愧对
的养育之恩,
愧为天地间
完美无缺的圣
。故而君子的忧虑是什么呢?是以自己
如舜
如周公而忧虑,是因自己的
德没
步、学问没
而忧虑。如此
会为顽固
化的小民固执
知改
而忧虑,会为
蛮的夷族扰
华夏而忧虑,会为小
得志封闭了有才有德的
的
路而忧虑,会为普通百姓得
到自己的关注而忧虑,所谓悲天命而悯
穷。这才是君子所应当忧虑的。至于个
的得失,家
的温饱,世俗的荣
贵贱,流言蜚语,君子是没有功夫想到这些的。六
科举
顺,就
怨命苦,
私
以为
所忧虑的事
太小了。
读书则已,既然读了书且自命为读书
,就应按《
学》的
去
。《
学》的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这都是读书
分
的事
。如果读了书
能联系自
,说这三件事与
有什么相
,那么读书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是能写文章能作诗,自命博雅,亦只算得是个识字的放猪
才!这种
岂能说是明理有用的
?朝廷以制艺取士,亦是
士
能够代圣贤立言。能够明
圣贤的
理,按圣贤的榜样去
,如此才能居官莅民、整躬率
。如果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那么虽说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
的
理实际
却茫然无知,朝廷用这等
作官,与用放猪
才作官有什么
同?既然自命
读书
,则《
学》之纲领,都是自己应关切重视的事,这是
言而喻的。《
学》的条目有八,依
看,这八条中能使
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条而已:
是格
,二是诚意。
格,是有关
清事
的原理的事
:诚意,是
行的事
。
是什么?
就是所谓本末之
。
、神
、意念,知识、家
、国家、天
都可以说是
,天地间万
都是
,
常的用
平
的行为也可以
,格是什么?就是接触事
,
清它的
理,侍奉
,这是事
,穷究为什么
侍奉
,就是格
了。跟随兄
,这也是事
,搞清为什么
跟随兄
,这也是格
了。
的心,是
;研究自己的心理状
,广博地考察那些
德涵养等心理状
,就是格
了。
的
,是
;研究养生之
,又广博地考察那些站立坐卧等养生之
,就是格
了。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
;联系自
思考、认真研究其
义就是格
了。以
是认识事
的事
。所谓诚意,就是遵循自己所懂得的
理去
行,这才是老老实实的
度。知
句
行
句,这才是
行的
法。格
与诚意并
,
学
达均在此了。
1.曾国藩全书(第六卷)精装 (社科小说古代)
1133人在读2.携情花少(豪门风流史) (现代)
6280人在读3.孽徒总在黑化边缘 (天作之合古代)
3619人在读4.聂灵雨 (现代)
4347人在读5.女百领的天屉生活 (高辣小说现代)
3191人在读6.签到喉,我成了所有每子的守护神 (未来小说现代)
4053人在读7.我在异界当老板 (位面小说现代)
5262人在读8.盗天昌生 (修炼小说现代)
6848人在读9.炼剑 (异世小说古代)
6072人在读10.我的同学小爸爸(全) (高辣小说现代)
2004人在读11.妖肢(高H,1v1) (高辣小说现代)
3576人在读12.至尊修罗 (修真武侠古代)
1157人在读13.我能系收属星(异界小说古代)
6900人在读14.沦落的女总 (高辣小说现代)
8920人在读15.意外发现了妻子的果照…… (浪漫小说现代)
3703人在读16.网游之新石器时代 (进化变异现代)
5125人在读17.蒙婿 (高干小说现代)
4303人在读18.王国守护者 (时空穿梭现代)
3619人在读19.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战争小说古代)
1097人在读20.开局跑老婆 (未来小说现代)
3142人在读